這是我們的悲劇故事 (心情分享的下面,也附上了原文),
我就是文中的 A。
猶豫兩天,還是分享了這篇。
一是讓更多人能借鏡失敗經驗,在選人上多些顧慮。
二是,在過去半年裡,我在團隊擔綱了許多角色壓力,在卸下來以後,是時候要照顧自己的情緒。既然 intern 的文刊出來了,我也期待能補充分享。
1. 對早期團隊而言,需要的是會做事、能做事又肯做事的人。
共同創辦人的全職投入非常重要,而我們最早實際上是有 3個人的,但是 "等你上簽呈給他批准" 的 cofounder 及只提供意見而不參與的顧問,剛好都抱著"只想管事,不想做事"的心態,終究是讓實際執行者疲於等待、協調和奔命。
2. 因應上述的情況,解方是把股權比例確認、執掌劃分清晰、承諾給予充分授權、並把該挹注的資源都到位,
我曾嘗試去協調這四件事情,可惜無功而返,當時和 cofounder 的磋商缺乏共識。
3. 當在 3個創辦人的團隊裡,獨自攬起 99% 的事,就自問了兩個問題:
a. 為什麼做得這麼累,仍看不到未來,還要承擔所有的不確定性因素
b. 這段時間,自有能力獲得驗證,既然可以獨當一面(技術、營運、行銷),何不自己出去創業
所以最後選擇離開,
並於四月起籌組新團隊。
在此,我非常感謝 3位優秀的實習生,謝謝她們對於團隊變化的諒解及接受,
我為大家都有不錯的歸宿而感到開心,也慶幸我們依然要好。
同時,我也要十分感謝兩位不具名的貴人,
他們以自身的經驗分享,帶我看到看不見的盲點,提供了相當務實的處理經驗。
能有願意打臉的好朋友,是我的福氣,至今仍然非常感謝。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 cofounder,
感謝我們終於對話,雙方都上了一課,彼此給予學習上的反饋及下一段創業路上的祝福,感謝彼此。
引用:
原文:新創實習生觀點|上班第五天,我實習的新創宣告收攤
簡述一下這個新創團隊,去年九月由 2位共同創辦人發起,致力於創造一個「屬於青年的海外資訊彙整平台」,架設了簡易的網站,並開始招募企劃實習。
早在年底就選出了團隊成員,接著因年假擱置了一陣子,在 2月終於開始運作,這時已經是團隊誕生後的五個月,而我們擁有的是一個 完成 60%的網站、據說 50萬的資金、3人的實際運作團隊 。
一上工即面臨難題
擁有行銷背景的我們(企劃實習),對於從 0開始的創業過程並不懼怕,反而期待在討論激盪中擦出創新的火花,於是開始的三天,我們都陷在搜尋市場、產品定位等「自我定義」的輪迴中,而工程師ft.創辦人 —— A則是埋首苦幹網站功能。
我們在過程中遇到很多疑問,比如說:「產品的切入點?」「我們的利基市場在哪?」「社群的目標受眾是誰?」「產品的核心價值?」但因為手上有既定的事項要進行,例如網站資料庫的搜集,我們也未積極處理這些疑問。
實習第四天下午,我與同事搭捷運回家,我們不約而同地對這個產品的未來越來越失去信心。收集越多資料,越發現這個公司想做的事情不但在 市場上有許多競爭者 ,我們也 說不出自己的獨特點 ,更別談有自己的未來消費族群。
引用:
「我無法為一個沒有核心的產品行銷!」
「這麼多的競爭者中我們特別的地方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明天有必要跟 A 創辦人好好討論這件事,不然真的做不下去。」
—— 這是我們在捷運下站前心照不宣的結論。
|
停下腳步!我們非常需要團隊溝通
實習第五天上午,我試圖刺探 A 創辦人對於現況的看法而他的回應是等到另一位創辦人四天後回來再好好深思公司的未來。
但我們實在等不到那時,因為這期間的工作無法有任何進展,對我們來說這個產品就像個資訊大雜燴,我們只是某個「熱心網友」,把這些資料集結再一起放在同一個資料夾免費讓大家拿取。直到我們半強迫他離開電腦,三人全坐在會議室中,他才攤牌他即將離開這個公司,而這個產品即將停擺。
收攤這回事是我們都預期到的結果, 在半路安樂死,總比等到花光資金又找不到永續經營模式還好 ,不過就算是安樂死,也要知道為何這個產品這麼短命。
這位 A 創辦人才侃侃而談這幾個月發生的狀況,身為一個半路參與者,我看到的兩個死因—— 共同創辦人之間溝通不良 、 創業題目無意義成員也未全心投入 ,在資金和人才都尚未足夠的草創期,沒有 100%的投入非常容易就夭折了。
溝通不良
關於「溝通不良」這回事,A 告訴我們這幾個月他宛如被打入冷宮的妃子(他是男的),明明是兩人共同燃起的創業夢,出資的那位同時身兼多職、有時還需到海外出差,一去就是一個多禮拜,有了簡單的紙上規劃後,就由 A 同時兼顧技術和營運,還需等到對方同意決策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時間上不斷拖延使得創業進度時常呈現空轉狀態。
兩人之間有了嫌隙、溝通不對等,讓獨攬營運重責的A開始感到無力,尤其面對兩個愛發問的實習生,他越是藏不住快撐不下去的念頭,可見創業核心團隊在一開始有多重要, 我認為通常這樣的團隊都是在 5人以內,保持高速運轉和變革,才能讓產品慢慢磨出最精華的本質 ,難怪挑選創業夥伴就像在感情世界裡的伴侶,能夠高度付出和配合對方才是長久的關鍵啊!
若時間重來,我仍會跳坑
加入一個僅有 prototype的團隊本來就乘載了高度挑戰與變動性,若有機會再次選擇,我仍願意再嘗試,縱然一開始以為能夠就這樣畢業不失業,看來是要打掉重練了。
這段經驗對即將步入職場的學生是非常好的試煉,回頭看,我們毫無損失,反而獲得許多其他學生未必能獲得的寶貴體驗,假如未來有機會創業,更知道如何避免地雷,趁年輕累積經驗值,肯定能為未來鋪一條更順遂的康莊大道。
敬,第一次參與走向收攤的創業團隊。
後記:該位出資的創辦人在團隊討論過後仍決定繼續營運,因此原工程師 A 及兩位實習企劃退出,由他人繼續接手。
本文授權自:台東野孩子
出處:Meet 創業小聚
|